资本公积

52次阅读

在唯常思价值投资培训里,财报分析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因为价值投资是基于公司的基本面分析盈利预测并且利用合理的估值方法得到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来判断股票的涨幅,股票价值投资并不是看技术图形,而是根现在和未来的财务数据来进行合理估值的,这个过程的数据基础都来源于财务报表分析。通过财务数据对公司进行盈利质量分析,一个股票的估值不但取决于未来净利润的增速,而且还取决于未来经营性现金流的提高,最终落实到ROE的提高。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的传播,致力于价值投资培训,愿每个普通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学习具备一定的财报分析基础财报分析能力。


什么是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由投资者投入,所有权归属于投资者,但不构成表决权份额的那部分资本。


资本公积的来源?

从形成来源看,是由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金额中超过注册资本部分的资本,或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等产生的资本公积。它不是由企业实现的利润转化让来的,从本质上讲应属于投入资本的范畴。

  1. 资本溢价  

    企业创立时,出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全部计入实收资本科目。当新的投资者加入是,为了维护原有投资者的权利,新加入的投资者的出资额,并不一定全部作为实收资本处理。因为:1)在企业正常经营过程中投入的资金即使与企业创立时投入的资金在数量上一致,但其获利能力却不一致,相同数量的投资,由于出资的时间不同,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不同,由此带给投资者的权利也不同,新加入的投资者要付出大于原有投资者的出资额,才能取得与原投资者相同的投资比例。  2)新加入的投资者如与原投资者共享留存收益,也要求其付出大于原投资者的出资额,才能取得与原投资者相同的投资比例。

  2. 股本溢价

    我国法律规定,实收股本总额应与注册资本相等。因此,为提供企业股本总额及其注册资本构成等信息,在按面值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应全部计入股本科目;采用溢价发行股票、即按大于股票面值的价格发行股票的情况下,企业发行股票取得的收入,相当于股票面值的部分计入股本科目,超出股票面值的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科目。

  3. 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的企业,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投资企业应按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的份额,借记或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4. 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化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学房地产时,企业应按该项房地产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价值余额的差额,企业应调增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和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账户,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调整

  6. 企业以权益节省的股份支付换取职工或其他方提供服务的,应按权益工具授予日的公允价值,借记管理费用等相关成本费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与实收资本的区别是什么?

实收资本活股本一般是投资者投入的,以谋求价值增值的原始投资,而且属于注册资本。资本公积属于资本的范畴,并由全体股东享有。它是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活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包括资本溢价、股本溢价或其他资本公积等。


资本公积与净利润的区别是什么?

有本质区别,会计上通常需要划分资本与收益的界限,净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经营成果,是一定会计期间收入与费用配比的结果,类似在利润表上。从本质上讲,资本公积是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一部分,具有资本的属性,是某一会计期末的投入资本项目的结余数,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上。


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的区别是什么?

资本公积与盈余公积均由全体投资者享有,但来源不同,盈余公积是从净利润中提取的,有净利润转化而来,属于留存收益范畴。资本公积主要有投资人所形成,属于投入资本范畴。


股票股利(转股)的好处?

股份公司发放的股票股利有两种:转股和送红股。转股是指企业将资本公积转入股票作为分红的一种方式,它不会影响公司的任何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实施会影响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的变化,采用这种分红方式对公司的好处:

  1. 保持连续的分红政策而不消耗资金

  2. 除权后有助于打开股价的上市空间,提升股东的权益价值

对股东而言,股票股利的好处有:

  1. 转股所得不会尝试所得税支出

  2. 在不消耗资金的情况下获得股权数量的增加

  3. 股价填权效应有助于增加投资收益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

与本文相关文章

  1. 企业财务造假的主要手法(52 次阅读)
  2. 企业造假的常见手法(52 次阅读)
  3. 财务造假方法的主要特征(52 次阅读)
  4. 影响行业估值和表现的因素(52 次阅读)
  5. 盈利质量分析(52 次阅读)
  6. 盈利能力分析(52 次阅读)
  7. 如何辨别虚增获利(52 次阅读)
  8. 主营业务(52 次阅读)
  9. 调整现值法(52 次阅读)
  10. 协同效应(52 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