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宁健康电话会议20200211

50次阅读

参会领导:董事长,董秘


Key Updates:

1、业绩:卫宁科技一家有3000多万的影响,占创新业务整体亏损70%;传统业务,订单全年累计超过40%的增速

2、近期的互联网医院截止到2月10号,最新医院数量达到900家,累计服务量超过100万。

3、纳里健康运营分成,19年500万,20年争取突破5000万(纳里健康,18年是5000多万,19年收入6000多万,建设和运营是7:3,运营类里分微信公众号非诊疗运营和医生相关诊疗运营,医生相关诊疗运营19年是500万,邵逸夫医院占一半,200多万)。运营分润是和医院28分,咨询类的人工服务类的就是收入分成,28分,往下走,有耗材,成本是要承担的,严格来说是毛利润的分润。

4、互联网医院环节:互联网监管平台、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范畴,之前稳步进展,只有脱卡支付一直做的不好,近期脱卡支付加速。2月11号,杭州已经明确了医保在线结算,要求邵逸夫医院第一家开通,下周就能看到变化。

5、医院信息化:信息化与医疗本身的地位是不匹配的,近期电子病历数据的流转和应用出现了有很多问题。卫宁帮建的河南版小汤山A、B计划是共存的,A计划是阿里云,B计划是私有云,HIS 6.0产品的一部分用在了河南版小汤山,6.0产品支持云化部署

6、互联网医院两种模式对比

(1)卫宁从B端切入,缺点是流量不是在自己的平台,流量更多从医院进来;互联网公司平台型本质合作的是医生不是医院。卫宁和医院共建的模式对医生的粘性更高,政策认可度最高

(2)互联网公司自建平台从C端切入,和卫宁模式后期可能会有些分化,从咨询向医疗层面的转化,以自建平台为主的就很难深入了,如港股的两家公司本质还是医药电商,卖东西为主

(3)互联网医疗规范和监管是最近文件中的重点词,作为医生个体做出的服务没有背书方,所以我们和医院合作的模式更得到国家的支持,医生可能会回流符合政策要求的平台

一、19年业绩预告情况解读

(1)净利润25%-45%,收入端同比超30%;

(2)创新业务,卫宁互联网由于管理费率大幅下调出现亏损,纳里健康前三季度是负增长,主要是项目滞后,Q4项目结算,同比有较大增长,全年有所减亏,钥世圈快速增长,全年减亏。卫宁科技由于做国家医保局的项目亏损同比大幅增加,前三季度是4000万,全年6000多万,我们持有50%的股权,卫宁科技一家对上市公司有3000多万的影响,占创新业务整体亏损的70%。

(3)传统业务,19年订单全年累计超过40%的增长。

二、互联网医疗

我们在19年底回顾,互联网医疗按照18年出台的医院管理办法,推合作共建的模式,19年底,有互联网医院牌照可以开展诊疗服务的医院中,卫宁客户是89家,国家当时的牌照是269家。疫情发生后,现在没有新增。第二,广义互联网医院模式大幅增加,截止到2月10号,最新医院数量达到900家,累计服务量超过100万。

(1)卫健委在2月6号文,把邵逸夫医院当成主要推广模式

(2)除线上诊疗,我们在推在线处方等深度的诊疗服务

(3)医保可能在线结算,邵逸夫医院也被要求第一家开工

三、发展战略和前景展望 

1、传统业务判断

(1)非常多的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和部分三甲医院都没到电子病历的政策制定的基准线,这块对我们的推动会非常大。

(2)5月我们会推出新的HIS产品,竞争力会大幅提升。

(3)院内电子病历系统的数据应用有待加强,今后3-4年高速增长势头不变。

2、创新业务判断

核心是云医,带动云药处方流转,进而带动云险,将来带动云康,云康暂时先放放。

2016年开始投入互联网医疗领域,逐渐看到政策出台,基于线下实体医疗机构的互联网医院被认可,要求互联网监管平台一旦通过后,医院可以进行实质的互联网诊疗服务,去年开始纳入医保,并部分实施脱卡支付。

疫情后我们推动远程会诊外,也推出了很多的医生工作站。以前的互联网医疗,我们慢病不要去医院,这次疫情,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就不应该去医院了,要求线上完成和医生的交流。

互联网创新业务会有比较大的爆发,年初疫情没开始前,我们规划,云医互联网医疗服务运营收入要争取突破5000万(纳里健康,18年收入是5000多万,19年收入6000多万,建设和运营是7:3,运营类里分微信公众号非诊疗运营和医生相关诊疗运营,医生相关诊疗运营19年是500万,其中邵逸夫医院占一半,200多万),现在看,非常多医院和医生,已经在平台上开始了服务。

我们在创新业务的布局和推进非常不错,我们认为3-5年内整体保持每年30%以上的增速是有信心的。

四、Q&A

1、我们的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公司平台的模式有什么不一样?

广义互联网医院的概念,互联网诊疗现在大家都是咨询为主,都是免费的,不是18年9月国家卫健委管理办法里讲的互联网医院,那个要拿牌照,19年底,有互联网医院牌照可以开展诊疗服务的医院中,卫宁客户是89家,国家当时的牌照是269家。目的主要是抢占市场。我们的模式增长的非常快,自建平台从C端切入的互联网公司也增长非常快。这两类模式,后期可能会有些分化,从咨询向医疗层面的转化,以自建平台为主的就很难深入了,如港股的两家公司,本质还是医药电商,卖东西为主,不是医疗服务为主,这个和基因、资源和优势有关。我们从B端切入,缺点就是流量不是在自己的平台,流量更多从医院进来,平台型本质合作的是医生不是医院,我们的模式对医生的粘性更高。互联网医疗规范和监管是最近文件中的重点词,作为医生个体做出的服务没有背书方,所以我们和医院合作的模式更得到国家的支持。医生可能会回流符合政策要求的平台。

以实体医院为基础建的互联网医院模式(可以理解为实体医院开了互联网分院,和另一方合作),会和医院合作分润,如邵逸夫医院就是分润,医院只有适合线上开展的医疗服务会搬到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院这块在实体医院占比不高,但是还是会比较有发展空间的,今年可能是互联网医疗真正的元年,政策监管会有更清晰的界线。我们的模式有监管、质控,是国家认可度最高的,服务上,其实和线下是一样的,也会有处方、保险的连接。

疫情爆发,本质上互联网医院模式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以前是我们找上医院做,现在是反过来实体医院主动提出需求,因为线下压力实在太大,我们会把这些互联网医院转化成深度合作。

卫宁的互联网医院挣钱是通过诊疗费、远程会诊、电子病历进行20%分润。互联网医院本身带有咨询功能和诊疗功能,第一阶段大家都去做咨询,第二阶段如果医院门诊停诊,病人可以和医生做互联网诊疗。互联网公司没有线下实体机构,不能做诊疗行为,不能开处方,而我们的互联网医院是可以做出诊疗行为的。目前医院可能在用的比较多的互联网医院功能是咨询,未来可能是诊疗,我们在平台上的流量和费用收20%分成,是国家允许的。

2、运营服务和其他同行的情况?

我们截止昨天是900家,是远远领先于同行HIT公司。我们积累了很多年,另外邵逸夫已经成为事实上的样板和标杆,未来有更多类似邵逸夫模式的医院进来,国家明确了学邵逸夫。

和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平台连的是医生,不说连了多少医疗机构。

和HIT公司:我们的竞争,往前推主要不是HIT同行,同行在这个方面的投入没我们大,18-19年才有同类HIT公司在做,主要还是互联网公司做,我们的互联网平台部署也不是只针对卫宁HIS用户,其他HIS厂商的医院也做。

3、医保结算互联网诊疗情况?疫情结束之后,应急会结束,之后还会回到线下的模式?

医保会不会在线结算会对互联网医院有更大影响,今天,杭州已经明确了医保在线结算,要求邵逸夫医院第一家开通,下周就能看到变化。其他城市也会行动起来,医保不打通,互联网诊疗服务就只能自费了,所以相关问题都在解决过程中。这次疫情大大推动了很多进程,原本一些政策还要酝酿、讨论,这次很快就推出了,这些政策以前肯定是有的,但是种种原因一直没推出来。

互联网医院的建设是国务院发的文件,各地卫健委建互联网监管平台,各地医保把互联网医疗纳入医保范畴,都在良好的进展,之前只有脱卡支付一直做的不好,不能脱卡支付,老百姓还要去医院刷卡。近期加速脱卡支付,对互联网医院是巨大的发展力量。

这一两年,平台类公司教育了很多医生习惯了轻问诊,教育过程已经足够。疫情过程中,长期在医院看病的,不能去门诊,可以通过互联网完成问诊和服务。

当然互联网医院不能取代线下门诊,但如果全中国把互联网医院当成重要手段,对看病难、看病贵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4、医院信息化的未来发展?

(1)sars后,公共卫生开始大量投入,医院信息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信息化水平在医疗本身的地位中还不是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地位上看是落后的。电子病历数据的流转和应用最近有很多问题,这块会有比较大的突破。电子病历,现在评级是大概是2级,而现行标准最高是8级。美国花了5、6年时间从2-3级提高到5级左右,中国速度会快一点,但不会一步到位,医院信息化过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2)我们正在做的河南版小汤山,只接受重症转诊,但是医院信息不共享,我们建设也碰到了比较大的问题。河南版小汤山A、B计划是共存的,A计划是阿里云,B计划是私有云,6.0产品的一部分用在了河南版小汤山,6.0产品是支持云化部署的。

5、互联网医院分润比例20%,是诊疗费收入的20%还是盈利的20%

是利润的概念,但是无法独立核算利润,咨询类的人工服务类的就是收入分成,28分。往下走,有耗材,成本是要承担的,所以严格来说是毛利润的分润。

6、互联网公司抓住机遇把用户拉上去,未来我们会不会有劣势?

互联网医疗平台脱离医院,在看病、问诊、开处方方面平台是不起作用的。

7、美国慢性病、心理疾病线上等轻问诊比较流行,独立医生独立医生工作室在国内能发展吗?

独立医生独立医生工作室实际上也是个线下医疗机构,他们也是要做诊疗的。我们把6000家医院形成了生态圈,就可以知道谁的哪个科室最好,就能进行内部流转了。

8、APP运营维护成本谁承担,医生分到多少?

医院有独立APP比较少,主要是微信公众号,邵逸夫微信公众号是纳里健康维护的。医生分到多少和医院管理者有关,有些医院净利润非常高,有些医院把8全分给了医生,有些是医生和医院一起分。现在开展互联网诊疗只能是复诊病人,常见病的初诊病人会不会允许线上诊疗,我们认为是可能的,医院未来是有增量收入的,内部分配可能会有些调整。

9、5000万目标考虑到了疫情吗?

没有,是19年底定的目标,现在目标暂时没变,我们公司互联网医疗团队已经无休了,都在忙业务。

10、医保会不会覆盖第三方互联网医院平台,互联网医疗政策是不是两种形式都能落地?

互联网医院是强监管模式,两个文件非常突出规范和监管,初期他们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11、纳里健康的股权?

上市公司和母公司合计持有70%,团队是30%,团队上面是卫宁互联网(蚂蚁参股30%)。业务角度已经完成整合,把卫宁互联网的业务团队和纳里健康的业务团队做了整合,股权上调整的会慢一点。

12、两种模式是不是只是开处方的区别?

不是仅仅开处方,一种是开处方,然后做一些检查,另一种是建议,建议你去医院做B超、CT。

第三方平台,我的检查需求在流程还要去医院走一遍,互联网医院平台是不用去医院申请流程的。互联网医院平台未来还能药品配送,电子病历、拍片数据都是历史留存的。

13、脱卡支付到哪一步了?

类脱卡支付之前地方是做了一些尝试,只能用个人账户的资金,不能做统筹。

14、个人诊断还是只能用个人账户,住院才能统筹?

每个地方是不一样的,有些医院门诊也能用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