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软2019年年报重点交流纪要20200421

38次阅读


KeyPoint:

1、2019年年报亮点:

公司非保险金融业务收入增速同增68%,收入达6.43亿;公司在大陆以外的业务收入增速较高;收入、利润双增长前提下,成本控制不断加强,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毛利率提升;负债率虽然相对较高,但现金流状况较好,经营稳健。

 

2、公司2020年的业务机遇:

1)公司继续推行“保险+”战略,推动保险领域同其他重点行业领域的结合与渗透,支撑保险行业满足其他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保障需求,比如医疗卫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把保险嵌入到医疗里,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商业保险。

2)公司在公共卫生领域优势明显。自SARS爆发开始,公司持续在公共卫生领域深耕,迄今为止已十多年。近几年,公司在市场上持续保持领先地位,预计2020年国内公共卫生领域的业务需求将继续增加,公司业务也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3)借助产业互联网的契机,在企业端发力。

4)继续拓展大陆以外市场,中科软在海外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磨合期。现在磨合期已过,公司的发展道路相对通畅,业务持续向好。

5)公司持续服务政务领域,目前信创产业前景很好,我们在信创上的机会也比较大。

6)在技术层面:公司前几年和中科院软件所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主要进行互联网金融技术、精准计算、行业应用相关技术的研究。在5G等方面,公司也和合作商做了很多合作。

2、疫情对公司的影响:第一季度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一直以来,公司在工程组织协同实施方面具备成熟的机制和经验保障,包括跨域实施与远程实施。所以,现在各事业群的团队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为客户提供远程服务,与客户进行远程沟通,沟通质量和服务质量未受影响,项目进展良好。今年,保险行业IT建设的需求仍然旺盛,同时,公司在公共卫生领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有望把握新一轮公共卫生建设机遇,从整体来看,中科软在2020年的业务不会受到波及,我们也不会改变全年的业绩目标。

2019年情况介绍

发言人:董秘 蔡总

 

中科软于2019年9月登陆上交所主板,实际控制人是中科院软件所,公司是以行业应用软件开发为核心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业务覆盖面来讲,涵盖了包括应用软件研发、专业技术服务、系统集成、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及信息化咨询规划等多个层次,可以给客户提供大型行业应用解决方案。

201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近55亿元,同增13.38%;净利润3.86亿元,同增超过20%。中科软于2006年在新三板挂牌,至今公司净利润CAGR超过20%。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软件产品、软件开发及服务、系统集成,在2019年公司软件类销售收入39.86亿元,同增接近20%,毛利率也提升了1.22pct达到30.41%。系统集成业务与2018年基本持平,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从主要客户行业分类来看,公司以金融公司,尤其是保险公司为主要对象。2019年,公司金融业务收入同增30%。公司金融类客户包括保险客户与非保险客户。公司2019年保险业务收入持续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非保险金融业务收入实现6.43亿元,同增68%,毛利率21%。

公司积极拓展大陆以外市场,2019年相关收入达1.64亿元,同增超过150%。

2019年年报亮点:

公司非保险金融业务收入增速同增68%,收入达6.43亿;公司在大陆以外的业务收入增速较高;收入、利润双增长前提下,成本控制不断加强,毛利率进一步提升;负债率虽然相对较高,但现金流状况较好,经营比较稳健,2008年以后公司无有息负债。从潜在风险角度来看,商誉为0,研发费用没有资本化,无形资产也比较低,因此潜在风险几乎为0。

整体而言,公司收入和利润自2006年新三板挂牌以后实现了十几年的连续双增长。同时,公司自成立至今也在积极回报股东,年年进行现金分红,今年推出10派4.5元分红预案。

2020年展望

发言人:董事长 左总

金融保险及相关核心领域:中科软是保险领域的龙头企业,根据CCID、IDC报告,公司连续十几年在保险行业解决方案市场排名第一,市占率比排名第2、3、4名的企业加起来都大,公司一直对标美国上市公司CSC和GUIDEWIRE等全球金融、政府领域的大型软件提供商。

除了做金融保险领域本身的业务,我们还积极推行“保险+”战略,对应Fintech(金融科技)有Insuretech(保险科技),“保险+”是保险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是推动保险领域同其他重点行业领域的结合与渗透,支撑保险行业满足其他重点行业领域的风险保障需求,比如医疗卫生,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把保险嵌入到医疗里,其中一个重要抓手就是商业保险,在这里中科软会发挥重要作用。

疫情发生后,公共卫生占据了重要位置。中科软从2003年SARS爆发以后,承担了疾控中心CDC的核心业务系统,也就是直报系统,这一系统在各种传染病管理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依据CCID报告,中科软是该领域排名第一的企业。这说明中科软在保险以外的行业领域也在持续拓展,相关业务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同时也具备一定领先优势。

 

我们的主体业务还有很多的存量空间:中国保险业规模发展持续向好,再加上保险切入其他重点行业领域(如卫生、公共医疗等)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会为中科软带来增量业务,公司在相关领域也将大有作为。

产业互联网:产业互联网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生态,对各垂直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进行了重塑和改造,催生了新的形态。最近BAT也在推产业互联网,主要针对TO B企业端,而中科软的业务也主要是企业端,如交通、医疗等。在这些领域,中科软都有很好的积累和储备。我们和BAT,像是阿里云和腾讯云,都有很好的合作,比如在金融保险领域推动核心业务系统上云。在中国金融监管层面,保险核心系统上公有云是银保监会最先批准的,金融系统上公有云也是在保险行业最先推行的,中科软在金融云应用方面起到了比较主要的作用。基于这些背景和积累,我们要借产业互联网的契机,在企业端发力。

大陆以外市场的拓展:我们在中国大陆已经处于保险领域的龙头地位,开发的核心业务系统应用率也很高。内资保险公司基本上都是我们的客户,特别是新成立的。还有一类客户是外资进入中国的保险公司,他们很多都自带系统,但随着竞争加剧,大部分外资保险公司全部都换成了中科软的核心系统。中国保险行业竞争非常激烈,产品上线速度非常快,欧洲产品的上线速度往往跟不上中国大陆产品上线速度,因此我们基于国内保险业务场景开发的核心系统,与国外系统相比具备明显优势。接下来我们会逐步转型成为跨国提供服务的企业,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中国的本土企业比之国外厂商有很多优势,特别是在工程、经验、新技术应用、市场应用、容量规模(保单数、并发数)等方面,都是世界级领先的水平,使得我们的应用软件拥有国际竞争力。

 

信创市场:中科软的实控人是中科院软件所,在新一轮国内的技术建设中,公司在国内信创方面(包括厂家和系统)做了很多工作。

人才培养:我们特别强调复合人才的培养,传统的教育体系基本上是通过文理科推广的,很多实战经验在传统体系中不太体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推广在职学习,给工程师补充金融、会计、保险领域相关知识,如术语、领域参考模型、蓝图数据结构等,通过知识装备人才,提升员工的实战能力。我本人是研究生导师,公司很多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也是研究生导师,大家都是层层这样传递的,所以我们在技术、技术前瞻性上有一定优势,也形成了体系和传承。

技术创新:公司管理层团队很多人都有在中科院软件所的研发经历,具备优秀的技术基因,在行业也拥有很大影响力。公司连续举办了十几年的中国软件技术大会,在技术论坛上相对领先,很有影响力。在每年的软件技术大会上,我都会做演讲,介绍这一整年的技术发展,比如2019年,我介绍了行业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的发展走势,对新一代行业应用软件的三大核心要素进行了阐述,点明了从业者需具备的技能。这些都是我们在行业上的影响力,也是客户持续选择中科软的一个原因。此外,我们在细分行业领域也举办峰会,公司每年七八月份都会举办保险高峰论坛,保险公司的很多领导都来参会,听中科软分享保险行业的新发展。2019年在古北水镇举办的保险高峰论坛上,我论述了保险数据模型的发展方向,现在传统的保险数据模型越来越向非结构化发展,所以客户很希望我们能够提供建设性的、符合国际发展走势的汇报。今年,我们还会继续举办峰会、做相关汇报,我的演讲内容会聚焦保险规则系统(类似于积分系统),积分系统的重要性在目前疫情发生的环境下日益凸显出来。银保监会在监管上强调了线上化,我们也向客户提供线上化服务。在电商层面,每一个电商都有一定的积分特征,可用性方面(特别是在直播带货)也有一些新的技术,保险公司未来会在直播带货的非标准产品方面发挥作用,或者直接在直播带货上配套保险服务。

 

新技术研发方面:由于公司的科研背景,我们的新技术研发一般都走在前面,在一些前瞻性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下:

云计算:公有云使得系统软件和硬件成本大幅下降,这方面很多客户都获得了甜头,我们也一直在推进云相关业务。

大数据:大数据本质上是在行业信息模型中的数据模型方面做工作,在这方面公司相对领先,也形成了储备。中科软去年推出了在重点行业领域的多信源产品,在新的数据模型方面也有突破和沉淀。

在5G等方面,公司也和合作商形成了很多合作。

管理规范方面:中科软2006年第一批在新三板挂牌,在管理规范方面有很多的经验积累,进展良好。A股的监管要求会更高,我们的经验积累将保证公司长期挂牌的规范性。

企业文化方面:公司强调“客户至上”,即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是我们的老师。作为软件企业,技术成果转化是我们的任务,为客户做好服务、深入解决客户痛点问题是我们的目标。与此同时,公司非常重视信誉,强调与合作伙伴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也开展了很广泛的合作。公司积极参与到很多社会组织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Q&A

Q:我们看到公司在2019年现金流方面保持了一贯非常好的表现,整个销售产品服务现金流高于营业收入。请问公司在现金流管控方面是怎么做到的?未来怎么加强管控、继续保持?

A:公司在绩效考核方面,重点关注合同和到款,以及活跃客户。活跃用户的价值在TO C领域尤为明显。在管理绩效中,活跃用户体现了客户的持续性,老客户的活跃程度越高,公司的经营风险就会随之降低。因此,中科软很注重客户活跃度,在考核和实际工作中都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如果客户活跃度下降,公司会对相应部门主管/分管经理做出提醒。

中科软成立了20多年,核心管理团队也曾是软件所的高级研究人员,很多管理者是研究生导师。在进入中科软工作之后,我们发现,经营管理和科学研发确实是两个方向,而经营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如何进行技术成果转化,如何积极拥抱市场,是我们需要攻克的问题,这些都离不开经营管理的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不断积累管理经验,现在形成了对现金流的管控模式。效果还算不错,大家有目共睹。

Q:疫情影响,从Q1开工、Q2恢复情况来看,咱们的细分行业和商业模式恢复情况如何?会对之前做的全年目标有影响吗?是否调整经营策略?

A:第一季度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大。一直以来,公司在工程组织协同实施方面具备成熟的机制和经验保障,包括跨域实施与远程实施。所以,现在各事业群的团队已经开始有条不紊地为客户提供远程服务,与客户进行远程沟通,沟通质量和服务质量未受影响,项目进展良好。

今年,保险行业IT建设的需求仍然旺盛,监管政策加大了保险行业对IT的依赖和投入。同时,公司在公共卫生领域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在CCID报告中也有体现),团队工程经验丰富,储备长达十几年,有望把握新一轮公共卫生建设机遇,再加上公共卫生领域知识模型复杂,其他企业想快速进入该领域也不是那么简单。在其他领域,如交通、政务、信创等,中科软持续耕耘,领域知识储备充分,能有效支撑行业领域信息化转型,有很大的机会。

从整体来看,中科软在2020年的业务不会受到波及,我们也不会改变全年的业绩目标,对此我们有信心。

Q:随着国家加大重视,您觉得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方面未来的投入节奏如何?

A: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需要从国家层面向省、市、县等各个层面下沉的过程。现在各省已经做了一些应用,省一级单位在应用方面会进一步投入,下一步需逐步解决处理、信息采集方面的磨合问题。除此之外,虽然传染病有突发性,但公共卫生管理应当是持续性的,需要信息化手段的整体支撑和解决。

目前来看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力度在加大。此次疫情对公共卫生系统建设是很好的反思机会,可以使系统在国家战略、法规完善、问责机制等各个层面上升到一个新台阶,前后端各环节配套打通地业务体系也要完善,其中,信息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化的空间非常大。具体地,还应重视调查手段的信息化前置。调查相当于吹哨软件,要让前端能够及时发现新问题,接着再进行传染病调查,然后进入直报系统,确认传染病病种。直报系统是确定的,但在此之前需要通过传染病调查把它引入到轨道上。

公共卫生需要做整体改革,实现和国际接轨。在这方面我们在一些地方有一定优势,包括对网络技术环境、信息化、应用软件的理解等,我们的核心软件现在已经可以进入到亚洲核心市场了,未来在这些方面还有很大的机会。

Q:请您介绍一下保险和卫生领域的市场空间及渗透率,对应未来3-5年增长速度的指引

A:根据IDC、CCID报告,中国保险软件市场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中科软作为龙头企业市场占有率40%左右,可以看出我们还有很多的发展空间。我们观察到,通过我们对日本、韩国等地区的IT投入观察,未来保险IT投入会持续加大。在IT投入中,随着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微服务等架构的转型,硬件占比将会继续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软件和服务的占比将逐步上升,我们的生态也从重硬件轻应用软件发展到重应用软件轻硬件。

在医疗和公共卫生领域也是如此,硬件投入占比逐步下降,软件和服务投入占比持续上升。软件的内涵价值逐渐提高。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国内保险公司IT投入占收入大概1%左右,国外保险公司IT投入接近5%左右。随着支持金融开放等政策的推动,国内保险行业会和国际接轨,在IT投入方面也会持续加大。

未来3~5年,我们会在关注存量业务的同时,继续挖掘增量业务。国内保险行业的发展也会为我们的业务增长创造巨大空间。

Q:公司在保险领域超越了排名第2、3、4、5公司的合计,竞争优势十分显著,请问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哪里?有哪些形成了壁垒的、不可复制的因素?

A:我们关注技术研发、关注组织管理、关注品牌战略。我们每年基于知识架构与核心能力举办两场技术比赛,重视成果的体系化和传承能力。此外,我们还形成了一套管理方法、高效运作方法,在工程能力、市场影响力、客户理解力等方面也有很强的优势。我们的竞争对手也是很不错的,中国的企业水平都很高,相较于国际厂商也都有各自的优势。

Q:公司技术人员规模很大,员工薪酬方面,我们在行业内处于什么水平?

A:我认为是中等水平,这和我们的人员队伍建设机制和管理机制有关。我们叫“戚继光管理”,在应用软件工程中,我们要学习戚继光(戚继光有鸳鸯阵,讲究协同),通过组织环节来完成工程协同实施。工程所需的知识是复合的,我们重视对员工进行领域复合知识的培养,让员工在实际工作中把握好客户所在领域的复合知识;而不是单纯依赖技术高手(技术高手必不可少,但比例不需要过高,很多技术高手凑在一起协同效果也不一定好),协同实施是最为有效的方式。

Q:从客户角度来看,我们的卖点是什么?

A:客户最看重中科软的工程经验和规模,软件工程有很强的定制性,所以工程经验至关重要,客户看重供应商在相关领域的经验。供应商规模越大,越有处理复杂事情的经验,客户也就越信任你。同时,客户也看重中科软在业务上的持续努力,以及对业务领域的前瞻能力,我们很重视这一方面工作,每年都积极向客户述职,让客户知道我们的工作方向。

Q:全部客户都是定制的是吗?

A:不全是。定制是一方面,我们也推出了很多产品。软件产品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相对底层的系统软件和产品(如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等),现在越来越有开源化的趋势,因此软件产品发展的焦点也越来越向应用软件产品偏移;应用软件基于底层开源工具,在此之上结合领域知识和模型,形成产品。所以,如果一家企业对领域知识不熟悉,或者对底层开源技术不熟悉,是做不好产品的。中科软推的产品凝聚了我们团队在开源技术和领域知识两方面的储备和积累,因此极具竞争力。可以说我们在产品战略方面是比较具备前瞻性的。

Q:公司业务除了在保险领域稳定增长以外,在银行、证券,海外业务方面增速也比较快,能分享一下经验么?

A:我们注重核心优势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带动和外延辐射作用。首先,我们必须有一个相对龙头的行业(如金融保险领域),在这个行业储备相对通用的技术,再学习相应的领域知识,挖掘该领域与其他领域的类通性和相似性,为知识和模型融合与迁移提供支撑。

另一方面,行业之间本身就是互相渗透的。比如,保险和银行存在银保的融合,实际上很多银行都是保险的渠道,银保的软件也由中科软开发,基于这一桥梁我们可以分别拓展保险客户和银行客户。再比如证券行业,它也有前端、后端业务系统,和保险的逻辑相似,基于相似的逻辑我们也能实现拓展。

中科软在海外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磨合期。现在磨合期已过,公司的发展道路相对通畅,业务持续向好,市场竞争方面与国外厂商相比也不逊色,我们的系统比他们的产品更能满足客户需求。

Q:教科、政务相关领域业务去年都是负增长,请问未来对此有什么预期?

A:虽然教科领域相关业务数据在我们的报表上占比不太大,但我们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潜力并不小。目前,教育部的学生资助系统由中科软开发,涉及范围从教育部到省、市、大学各个层面。这一方向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其中信息化工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通过相关经验在教科领域打下基础。虽然这一软件盈利少,但它的影响力和重要性不容小觑。

政务是我们持续发力的领域,公司相关资质比较全,政府行业对中科软这一品牌也很认可。我们出于对品牌的珍惜,在项目选择方面也会斟酌,对于风险过高的项目,我们持相对保守的策略。

Q:公司现金流很好,预收账款规模也比较大,请问预收账款是怎么形成的?未来,公司从保险行业拓展到银行、证券、公共卫生行业,由于在这些领域公司的竞争地位不像保险这么强,会不会影响现金流?

A:这与结算方式有关。我们看重预收绩效管理,说明我们有一定的议价能力。我们在数字政府等方面还没有完全发力,对集成类有风险的项目会采取保守策略。如果我们采取相对激进的方法,那我们的现金流入就会变慢,所以我们采取谨慎的态度。此外,我们与BAT在数字政府项目上有合作,合作时也会控制风险。

如之前提到的,我们注重核心优势领域对其他领域的带动和外延辐射作用,注重把握不同行业领域之间相通的逻辑,加上我们在行业应用软件工程实施方面的经验丰富,因此在其他领域实现业务拓展和优势保持不会有太大问题。

文章来源:互联网 文章整理:唯常思价值投资网

唯常思专注价值投资,致力于价值投资的传播,愿每个普通的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像机构投资者那样思考,Wechance意为我们一起探索机会,唯常思意为投资最重要的事情唯有经常思考,而且是独立思考和原创思考,个人投资者通过学习价值投资的分析方法,可以形成自己的研究框架和投资体系。

欢迎关注,栏目正在逐渐制作和完善中。